想自地自建的人,最常問的問題就是:「一坪到底要多少錢?」其實自地自建的費用並不是只有「營造工程費」,還包含土地、設計、申請、監造、室內裝修與許多隱藏成本。如果沒有事先做好試算,很容易遇到 預算超支、工期延誤 的狀況。
這篇文章整理了最新的 自地自建費用試算表,幫助你快速掌握預算。
自地自建費用怎麼算?
自地自建的房子|Pinterest
一棟自地自建的透天厝或農舍,通常總費用會包含以下幾個部分:
總費用公式:
👉 土地費用 + 規劃設計費 + 建築工程費 + 監工管理費 + 稅金與申請費 + 室內裝修費
其中,土地費用差異最大(依地段而定),如果已經有自有土地,那麼主要需要準備的就是 建築與裝修費用。
自地自建費用試算表
目前台灣一般 RC 結構住宅的造價約落在 每坪 12 萬~18 萬元;如果選擇鋼構或更高級的建材,單價可能會再往上。
以下表格幫你整理不同坪數的總價參考(以 RC 結構、每坪 15 萬計算):
建坪 | 建造費用 (坪單價 15 萬) | 設計+監工費 (10%) | 隱藏+額外設施 | 總預算範圍(不含土地) |
30 坪 | 約 450 萬 | 約 45 萬 | 30–80 萬 | 約 530–570 萬 |
50 坪 | 約 750 萬 | 約 75 萬 | 60–120 萬 | 約 900–950 萬 |
70 坪 | 約 1,050 萬 | 約 105 萬 | 80–150 萬 | 約 1,250–1,300 萬 |
影響自地自建費用的5大關鍵
- 建材等級:使用一般材料或進口高端建材,單價會差很多。
- 結構形式:RC(鋼筋混凝土)最普遍,鋼構造價較高但工期短。
- 地點差異:台北、新北營造單價較高,中南部或宜蘭相對低一些。
- 設計需求:是否需要電梯、無障礙設計、地下室、屋頂花園等,會影響造價。
- 法規與申請:不同地區的容積率、建蔽率,以及是否符合農舍建築條件,都會影響可蓋的面積與費用。
常見的隱藏費用有哪些?
除了工程款之外,還有許多「容易忽略」的花費:
- 建照申請費、規費
- 建築設計費、建築師簽證費
- 工程監造費(約工程款 8–10%)
- 臨時水電、工地圍籬
- 廢棄物清運費
- 銀行貸款利息
- 室內裝修費用(通常占工程款 30% 以上)
自地自建 vs. 買預售屋/新成屋比較
很多人會糾結「要買建商的預售屋,還是自己蓋?」以下簡單比較:
項目 | 自地自建 | 買預售屋/新成屋 |
費用控制 | 高度可控,但需自己管理 | 固定總價,追加修改有限 |
格局彈性 | 完全客製化 | 建商規劃,僅部分可改 |
品質掌握 | 自選材料、透明施工 | 依建商品質 |
風險 | 工期、成本超支風險高 | 相對低,但可能遇到交屋糾紛 |
資產價值 | 保有土地+建物 | 只有建物,土地非自有 |
👉 若已有土地,選擇自地自建通常更划算;但若沒有土地,購屋仍是多數家庭的選擇。
自地自建費用試算
宜蘭 90 坪透天宅
- 結構:RC
- 單價:14 萬/坪
- 總造價:約 1260萬
- 室內裝修:約 350 萬
- 總費用:約 1610 萬(不含土地及曬場)
如何降低自地自建超支風險?
- 預留 10–15% 彈性預算,避免材料漲價或追加工程失控。
- 簽訂完整合約,明確列出付款進度、驗收標準。
- 與建築師、設計師緊密溝通,在設計階段就控管成本。
- 定期監工,避免偷工減料或臨時追加。
結語
自地自建雖然比買成屋麻煩許多,但也能擁有「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家」。如果你正在規劃,建議先用試算表掌握基本費用,再找專業的建築師與設計團隊討論細節,才能蓋出理想中的家。
影響自地自建的關鍵有哪些?要買建商的預售屋,還是自己蓋?
一家擁有專業資格和豐富經驗的室內設計工作室,旻欣室內設計工作室,將解決你關於自地自建的疑惑。
擁有「建築物室內設計乙級」、「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」雙合格證照,經驗豐富且專業水準高。我們將以最優質的服務和最具創意的設計理念,為您打造一個舒適、美麗、充滿個人風格的居住空間。立即加LINE聯絡我們,為你解決自地自建的相關疑問!